招生信息

学科概况

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托 (简称 “高能所”) 开展招生工作,高能所深厚的教育积淀与完善的学科体系,为实验室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高能所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基地:1978 年成为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单位,1981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,成为我国首批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;1996 年,其物理学学科被首批批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学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新中国首位博士马中骐、首位博士后陈和生均出自高能所,彰显了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的开创地位与卓越实力。目前,高能所设有 6 个理学博士(硕士)培养点(含理论物理、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)、2 个工学博士(硕士)培养点(含核技术及应用等),以及电子信息、机械 2 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点,学科覆盖全面,培养方向与前沿科研需求紧密衔接。更多关于高能所研究生教育的详细信息,可参考官网://m.antoinia.com/edu/

作为高能所下属核心科研与育人平台,粒子天体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/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拥有一支高水平导师队伍,现有博士生导师 44 人、硕士生导师 78 人;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 57 人(含 5 名直博生)、硕士研究生 70 人(含 6 名专业硕士)。实验室招生以 “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” 二级学科为核心,同时覆盖电子信息、核技术与应用、集成电路工程、计算机技术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(含量子技术)等多个关联专业,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培养路径。

在培养模式上,实验室注重 “科研实践赋能人才成长”,学生在读期间可深度参与国内外重大科学实验装置的预先研究、物理分析等核心工作,将理论知识与前沿科研实践紧密结合,为未来从事高端科研或技术工作奠定扎实基础。

培养对象与目标:

   主要培养学术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,少数专业硕士研究生。  

   硕士应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,具有初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、教学工作以及科技开发的能力。  

   博士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,教学工作以及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。 




附件下载:

    Baidu
    map